请输入关键字
En
大足石刻千手观音造像抢救性保护工程
时间:2023-12-08

大足石刻千手观音造像,编号第8号,开凿于南宋淳熙至淳祐年间,造像龛高7.7米,宽12.5米,占崖立面面积88平方米,是我国最大的集雕刻、贴金、彩绘于一体的摩崖石刻千手观音造像。千手观音造像因病害极其复杂,保护难度极大,且国内外无成功案例借鉴,需要多学科合作攻关,它既是一项抢救性文物保护工程,更是一项重要保护科研项目。2008年6月20日,国家文物局批准立项,列为全国石质文物保护一号工程。

该保护工程实施时间:2008年7月—2015年6月,工程分三个阶段。(1)前期勘察研究(2008年7月—2011年1月)。内容包括:岩土体工程地质勘察,造像现状调查,石质、彩绘、贴金层病害机理研究,工艺调查,岩体稳定性测试与评估研究,微环境监测研究,凝结水监测分析,三维信息留取及虚拟修复探索,修复材料研制与评价,贴金层保护修复试验,本体修复试验,修复效果跟踪监测等12个子项。2008年至2009年,开展前期工艺修复试验,2010年至2011年,开展中期修复试验。(2)总体修复方案设计(2011年2月—2011年3月)。在前期勘察研究基础上,编制《大足石刻千手观音造像抢救性保护工程总体修复方案》,通过专家评审及国家文物局批准。(3)本体保护修复(2011年4月—2015年6月)。

该保护工程遵循的原则:依据历史雕凿工艺痕迹,按照自上而下、由外至内、由易到难程序,逐步开展造像本体砂岩、贴金层与彩绘层修复工作。整个工程涉及造像石质、彩绘、金箔三种材质34种复合病害,展开面积约220平方米。保护修复工序包括:一是造像本体除尘、不稳定金箔层揭取及处理、裸露岩体脱盐、风化石质加固、空鼓石质灌浆、断裂石质粘接、残缺石质补形;二是石质表面贴金层回贴加固、髹漆、贴金箔、协色、全色;三是彩绘清洗、回贴、加固、补色等数十项内容。

该项工程取得的效果:(1)在保证修复质量稳定性的同时,尽可能多保存造像历史痕迹,使之成为造像修复历史上最全面的一次修复工程;(2)较好地恢复造像完整性,再现独特艺术魅力;(3)较全面研究造像雕造和装饰工艺,并将传统工艺运用于修复工程,使现代技术干预更适应文物保护特性;(4)没有忽视造像传统价值,对当地文化特点和民众信仰需求予以足够尊重。

为实施该项保护工程,国家文物局先后拨付专项文物保护经费5620万元(前期勘察研究1120万元,修复工程4500万元)。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作为项目承担单位负责整个工程(该院研究员詹长法为工程负责人)。工程实施过程,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四川园冶古建园林设计研究公司负责工程监理;大足石刻研究院、敦煌研究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洛阳古代艺术博物馆、北京建筑大学、江苏省宜兴市金陵文物保护研究所、北京帝测科技公司等单位参与修复工程。

工程实施期间,在千手观音造像主尊腹部补配石砖部位发现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装修题记,为大足石刻造像研究提供重要史料参考。

大足石刻千手观音造像修复工程开创我国大型不可移动文物修复先河,成为我国文物保护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标志性事件,对国内外同类型石窟寺文物保护工作具有重要示范作用。2011年6月10日,该项保护工程中期修复试验被评选为2010年度全国十大文物维修工程。2017年4月18日,该项保护工程被评选为全国优秀文物维修工程。

彩绘修复

贴金修复

三维激光扫描

岩体加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