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En
为了崖壁上永远绽放的光芒——大足石刻申遗20年工作综述
时间:2019-12-01

编者按:大足石刻是公元九至十三世纪世界石窟艺术的杰出代表,1999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在申遗20周年之际,将于2019年12月1日至12月6日,召开2019年大足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大足石刻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周年纪念会,特刊发此文。

from clipboard

原重庆大足石刻艺术博物馆馆长郭相颖

在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3届缔约国代表大会现场

from clipboard

为大足石刻、福建武夷山

颁发世界遗产证书仪式现场

from clipboard

大足石刻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证书

这是一段振奋人心的历史,1999年12月1日,大足石刻以其独特的魅力,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是一段呕心沥血的历史,20年岁月流金,从抢救性保护,到科学合理利用,在几代人的共同努力下,大足石刻重新迎来世界人的目光。

今年12月1日,时值大足石刻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周年,让我们一起铭记这段传奇历史,让崖壁上的光芒永远绽放。

from clipboard

宝顶山千手观音造像修复现场

from clipboard

大足石刻监测预警中心

实施80余项保护项目

为世界提供“大足经验”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地区发生了8.0级强烈地震,由于受地震波及,历经千年岁月的大足石刻面临损毁的威胁。5月21日,国家文物局将“国宝中的国宝”宝顶山千手观音造像抢救性保护工程定为全国石质文物保护“一号工程”,由此拉开了修复工程的大幕。

此后,由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牵头,联合敦煌研究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科研机构骨干科研力量联合大足石刻研究院,共同加入千手观音造像的抢救性保护工程。在保护维修中,面对病害复杂,保护技术要求高、难度大等特点,专家们始终坚持技术创新、工艺创新、材质创新,充分运用水文地质、物理、化学、生物、环境等多学科分工与合作,在多项保护工程中所采用的技术措施,均处于国内石质文物保护的领先水平,形成了大足石刻保护科研工作的特色。

2015年6月13日,历经8年寒暑,千手观音造像终于“金光再现”,成为我国同类石质文物保护的代表性工程,并被评第三届全国优秀文物维修工程。

其实,千手观音造像抢救性保护工程只是大足石刻保护工作的一个缩影。从1999年至今,我区不断完善大足石刻各类基础设施建设,先后完成了北山石刻保护长廊维修、宝顶山大佛湾窟檐岩体抢救性加固保护工程、大足石刻石篆山抢险加固工程、大足石刻宝顶山大佛湾石刻三维测绘与数字化项目等80余项保护项目,在有效遏制石刻病害的同时,也为同类型文物的保护修复提供了“大足经验”。

此后,我区先后建成了大足石刻监测预警中心、大足石刻安全技术防范中心。着力实施大足石刻世界文化遗产监测预警项目,不断完善大足石刻监测预警体系。经过长期的努力,大足石刻保护正在实现预防性保护、主动保护、科研保护的跨越发展,文物安全事故也得到有效防范。

from clipboard

十一卷十九册的《大足石刻全集》

from clipboard

在国家图书馆举行的《大足石刻全集》

出版座谈会暨赠书仪式

学科建设得到稳步推进

学术研究成果斐然

今年9月6日,历时14年的国家“十二·五”重点图书出版工程《大足石刻全集》正式出版,这也标志着国内石窟考古报告里程碑式的代表作正式问世。

事实上,近年来,以大足石刻为中心,涵盖周边区域文化研究的“大足学”一直备受学界重视。在学科机构建设方面,先后与南京师范大学、四川美术学院协作,成立了大足学研究中心,并已招收“大足学”研究方向的硕士研究生;成立了中国大足学研究与文化产业发展协同创新中心,设立了我区第一个“大足石刻研究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在学术研究方面,重点开展了大足学基础理论研究,编写大足学系列教材,确定了以大足石刻考古调查为重点的一批科研项目。在学术交流方面,成功召开多次国际学术会议,以及学术交流活动。“大足学”的建立与发展,将大足石刻研究上升到学科与系统的高度。

据统计,20年来,大足石刻研究方面共出版了如《大足石刻档案》《大足石刻研究与欣赏》等各类著作9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940余篇。“大足学”正在众星捧月中向纵深发展。

from clipboard

《重庆市大足石刻保护条例》

from clipboard

大足石刻研究院

《重庆市大足石刻保护条例》宣传活动

管理工作有法可依

服务管理成行业标杆

2015年,大足石刻世界文化遗产博览园建成投用,景区由之前的230亩扩大到1100亩,成为集各类文物资源、陈列展示、综合服务于一体,划分5个功能区,不仅提升了景区品质,更使遗产价值得到更好的提升和阐释,使遗产的管理利用更为合理。

2017年3月29日,重庆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五次会议通过了《重庆市大足石刻保护条例》,自2017年6月1日起施行。《条例》是我市第一部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专项法规,在我市文化遗产保护法制建设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条例》颁布后,我区赓即成立了景区执法支队,专门负责景区规范化管理。

同时,我区还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文件精神,全面构建起了以政府为主导、各级各部门广泛参与支持、文物部门具体负责的文物保护管理长效工作机制。行之有效的管理手段,不仅极大的提升了景区的管理面貌,还使得大足石刻成为品牌景区服务管理的行业标杆。

from clipboard

“回望百年——大足石刻历史影像展”

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展出

from clipboard

大足石刻博物馆

吹响以大足石刻

为核心的国际文旅城建设号角

20年来,我区在持续深挖大足石刻深厚文化内涵的同时,不断转变宣传理念,改变营销手段,采取举办展览、利用主流影视媒体、举行推荐会、结合新媒体等多种形式加强大足石刻宣传促销。先后在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巡回展出,在各大主流影视媒体进行宣传推介。

2015年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大足石刻博物馆,是一座集陈列展示、保护、收藏及服务于一体的公益性、专业性博物馆。该馆全方位增强了大足石刻的展示和教育功能。其中的《艺术涅槃——大足石刻展》,展陈面积近5000平米,用大量文物、资料、图片、数字影像、多媒体等多种展示方式,对大足石刻进行了全方位解读。

特别是大足石刻“四百工程”文化旅游推广活动、中央电视台《魅力中国城》栏目,以及重庆卫视播出的《书记晒文旅》节目,均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和广泛关注,进一步提高了大足石刻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此外,我区还充分依托大足石刻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结合大足石刻重庆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青少年教育基地、科普基地、干部教育培训基地以及10多家高校教学基地的优势,开展广泛合作,共建共享,进一步发挥了大足石刻的传统文化教育价值和社会教化功能。

当前,我区正在加快推进以大足石刻为核心的国际文旅城建设。大足石刻必将迈着铿锵的步伐,一步步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崖壁上的光芒必将永远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