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En
导览
景区介绍
游览须知
智慧导览
预约购票
旅游服务
保护
保护历程
典型案例
文物医院
遗产管理
数字技术
学术
科研平台
学术交流
学术刊物
科研项目
研究成果
学术资源库
弘扬
陈列展览
公众教育
志愿服务
研学旅游
文创产品
资讯
党建信息
工作动态
公示公告
媒体关注
关于
机构简介
历史沿革
领导班子
机构设置
学术委员会
数字博物馆
首页
导览
景区介绍
游览须知
智慧导览
预约购票
旅游服务
保护
保护历程
典型案例
文物医院
遗产管理
数字技术
学术
科研平台
学术交流
学术刊物
科研项目
研究成果
学术资源库
弘扬
陈列展览
公众教育
志愿服务
研学旅游
文创产品
资讯
党建信息
工作动态
公示公告
媒体关注
关于
机构简介
历史沿革
领导班子
机构设置
学术委员会
数字博物馆
保护历程
大足石刻的系统科学保护始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保护工作历经六十余年,其保护维修遵守“不改变原状”的文物保护基本原则,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采取传统的工程手段与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其科学保护始终坚持最小干预原则,使用的材料尽量具有可逆性,以降低对石刻的损伤。
五十多年的保护工作可分为两个阶段: 1952~1966年为抢救性保护阶段。这一时期主要进行了如下方面的工作。一是对当时公布的“五山”摩崖造像等13处文物保护单位的自然环境、历史、现状及存在问题作了调查,并对各造像区的龛窟进行登记、编号,划出保护范围,竖立保护单位标志,成立群众文物保护小组等;二是开展抢救性的维修保护工程计22项。
1977年至今为有计划的保护阶段。1977年至今共进行维修保护工程160余项,并采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以传统工艺、材料为主,同时辅以新工艺、新材料进行保护研究,成效显著。主要开展了造像岩体抢险加固、防风化治理、水害治理、监测与科学研究、数字化及环境整治等工程项目。
2020
1950
1960
1970
1980
1990
2000
2010
2020
年代
2020年2月
北山结界造像抢险加固保护工程开工,2022年12月完成,2023年1月通过初步验收。
2020年5月中旬
舒成岩石窟保护工程开始实施造像本体修复,2022年12月实施完成。
2020年6月28日
宝顶山石窟文物保护利用设施建设项目供水改造部分(石门山文物区消防及生活供水系统)开工,8月27日完工。
2020年7月8日
大足区人民检察院与大足石刻研究院举行“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公益诉讼与文物保护合作”启动仪式,签订《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加强公益诉讼与文物保护合作协议书》。
2020年9月12日
宝顶山石窟文物保护利用设施建设项目电力改造部分开工,12月12日完工。
2020年9月21日至24日
由国家文物局主办,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承办的全国石窟寺专项调查培训班在大足举办。来自河北、山西、河南、重庆、四川、陕西、甘肃、新疆8个石窟寺重点省份以及国家文物局石窟寺保护办公室共55名学员参加培训。10月,启动全国石窟寺专项调查工作。
2020年10月14日
北山摩崖造像、南山—石纂山摩崖造像安防工程开工,次年7月20日建成。
2020年10月23日
陈卉丽被全国妇联授予2019年度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荣誉称号。
2020年11月5日
《大足石刻2019年度监测年度报告》被评为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优秀监测年度报告。
2020年11月24日
陈卉丽被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并在北京参加2020年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
2020年12月
开始开展重庆市石窟寺保护利用专项规划编制工作,2022年8月实施完成。
2020年12月29日
宝顶山石窟文物保护利用设施建设项目标识标牌部分开工,次年12月完工。
2021年4月
开展大足石刻保护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工作,预计2023年12月上报市局审批。
2021年7月16日
宝顶山大佛湾圆觉洞抢险加固工程(一期)开始施工,2022年12月31日竣工。2023年1月通过初步验收,5月通过市局组织的竣工验收。
2022年4月
开展大足石刻宝顶山大佛湾柳本尊至观经变段崖壁岩体抢救性保护前期勘察研究工作,预计2023年12月完成。
2022年5月
石门山摩崖造像抢救性保护工程开工,预计2024年4月竣工。